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11月 14, 2024 0

深埋巴黎的波蘭靈魂

 


Chopin's portrait by Delacroix at Louvre in Paris  


蕭邦逝世一百五十週年紀念日,
我與Marianna一同來到巴黎La Pere Lachaise墓園,
在他的墓前, 獻上我們難以言喻的心意

Marianna是我在西班牙大師班時認識的俄國女孩,
第一次聽她彈琴: 蕭邦的一套前奏曲, 就立刻被她的音樂深度給吸引!
雖然班上是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神童, 但我就覺得她的音樂中, 傳達了最多的東西,
這充滿自信的十六歲女孩, 金髮碧眼, 莫名的散發出一股貴族氣息
在結束的學生音樂會前, 我們輪流去試琴,
是一台老舊有點失保養的Yamaha, 那晚我的演出曲目是德布希水的反光,
在這樣的一台老琴上還得讓水反光, 那真不是件易事!
我很努力的尋找著指間與琴鍵間的距離, 試著做出心目中的音色
之後就是Marianna, 換她試琴, 我就坐在後頭聆聽,
她彈的是蕭邦的第一號敘事曲, 才剛彈一個音, 她就不滿意, 再重來,
試了一個小節, 她媽媽以俄文向她喊, 她又再試幾小節, 媽媽又喊她, 於是她以俄文生氣的回話, 指著琴, 不懂俄文的我猜的出她們的對話: 嚴厲的媽媽不滿她的琴音, 她試著解釋是琴的問題, 媽媽還是不高興, 之後她一氣之下, 竟然以兩倍速度將這首技巧極難的敘事曲重頭到尾彈完, 而且, 沒有一個錯音
雙手才剛離琴鍵, 她很有個性的擦了淚, 轉頭就離開, 留下的是一個受到震驚的我
當然這首曲子不是這樣詮釋, 我曾聽過她在課堂上十分細緻又具戲劇內涵的表現, 非常打動我,
我心想她必定太在乎演出的水準, 而失望於鋼琴的不配合及媽媽的不理解,
我也想著她家裡一定有台好鋼琴



Veronica and Marianna in Oviedo, Spain 



Veronica and Marianna in Gijon masterclass, Spain
我因為喜歡她的音樂, 在兩週的課程中試著接近她,
她也很友善的回應我, 沒想到在音樂會後,
她邀我隔天一起坐車到Oviedo小城走走,
於是在車上, 我好奇的問了她:
‘Marianna, 妳在家彈的是甚麼鋼琴呢?’
她望著我, 淺淺的嘆了口氣說,
我真希望我能有台琴!’ 我望著她, 不懂她的意思
我只有一台二手的Yamaha電子鋼琴!’
‘What?’我不相信的看著她,‘那妳怎麼可能在音樂中作出那麼多細微的音色變化和所有戲劇性的張力和感情?’
可以想像啊!’ 她說, ‘當我有機會彈真的琴時, 我就能將這些想像放進去!
我爸爸帶著我們搬來西班牙, 他是這裡樂團的小提琴家, 有時樂團提早結束, 我就會去裡面練琴, 他說現在還無法買琴給我跟媽媽, 所以平時就是一天練六小時的-電子鋼琴! ’
我睜大著眼睛望著她說, ‘我以為你和在這裡遇到的其他的日本神童一樣, 都從漢堡直接進口史坦威, 或媽媽陪著世界飛, 到處拜師…’
Marianna笑著說, ‘ 我從沒花過錢學琴呢! 六歲的時候媽媽教我, 到十歲時我就都自己學了, 我都聽大師的錄音, 最愛Zimmermman彈的蕭邦了!我跟著他的CD學了好多東西, 我希望能跟他一樣, 他的詮釋很貴族!’ 我點點頭, 了解她的感受. Marianna繼續說, ‘我真的好喜歡Zimmermman! 在我十五歲時, 知道他要來西班牙演奏, 我為他畫了幅素描, 在音樂會後獻給他! 我希望未來有一天能跟他學琴!’

我感動不已! 沒想到原以為的貴族是個心靈貴族! 我就告訴她我的感受
‘Marianna,彈蕭邦時候的妳真的好特別,
因為妳完全知道那就是你想要的生命!’她一臉疑惑的看著我,
你知道嗎?音樂會中看你彈第一號敘事曲, 妳讓我決定要當音樂家!’
她笑了, 說:’難道你之前不想嗎?’
我說, ‘我好想, 可是我不敢!’ 她回我個更疑惑的表情,
於是我開始將我的故事慢慢告訴她
其實, 我一直好羨慕你們能從小學音樂,
因為我的鋼琴中斷過七年!
我從小,學琴到十二歲,但在台灣的國中功課好重,
我被迫停了鋼琴,當然好幾次好想重拾,
但是每想到自己不是音樂班的小孩,就告訴自己那只是一個遙遠的夢了
要求自己不要想太多,
之後學芭蕾, 學吉他, 學畫畫, 但都不一樣!
直到十九歲那年, 我再度聽了蕭邦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Romance!’, Marianna微笑的說,
!就是那個絕美的,近似夢幻的第二樂章Romance!
我邊聽邊想,怎麼可能忍受這輩子不能彈這麼美的音樂呢?
於是, 我又回到了鋼琴!’ Marianna給了我一個表示她了解的笑容
所以, 我在愛丁堡大學讀的是藝術,建築史, 因為我那時才剛重拾鋼琴不久啊!
其實, 在英國上第一堂琴課時, 皇家音樂院教授Niel Immelman就告訴我:
你的天份很高,很有潛力,我真不明白你為何不使用它?’
可是我還是覺得我太晚了!
在愛丁堡, 遇到好老師栽培我, 忙碌的藝術史課業外我還很認真的練琴,
但時常時間真的不夠, 在趕課交報告之中, 還要準備表演, 也贏了一些比賽,
真是擠出時間的在大學和琴房間遊走, 午餐時間總是在琴房渡過,
就左手拿三明治時練右手, 相互交換而且琴房的琴不是太好…’
Marianna笑說,’但也强過我的電子琴!’ 我也笑了,
我雖然真的很愛音樂也十分認真, 但我的腦子裡還是告訴自己這只是一個認真的興趣! 因為想著我的的背景不如人, 已經不可能到達那種境界, 不可能成為音樂家了 雖然心裡真的好想!
雖然是重拾鋼琴, 但心裡總覺得起步太晚而有好多沮喪與遺憾,
但是當我看你彈琴的時候, 我終於明白了:
我的掙扎, 浪費了我好多時間, 我太懦弱, 只會繼續浪費時間,
你的演奏裡有一種無畏的強烈個性, 明白的告訴人們這就是你要的! 那是我所缺乏的個性! 但在你演奏中我完全看到了:我多想也如此毫無保留的綻放! 我知道我也可以, 其實我所缺乏的, 並不是那些年的訓練, 而是面對夢想的勇氣! 我知道此後我得非常的努力, 但唯有誠實的面對它, 才有可能走到夢的那頭去! 所以昨晚在海邊, 我做了這個決定: I want to be a musician! 謝謝妳!’
Marianna給我一個深深的微笑, 也告訴了我一個故事:
‘Veronica, you know, actually I feel lonely sometimes…
我有音樂, 但身邊沒有朋友了解我!
來這個大師班前, 我做了一個夢,
夢見我在問蕭邦: 我為甚麼沒有朋友?
然後蕭邦就告訴我, ‘可是你有我啊!’
我就跟他說,‘可是我要一個活在這世界上的人啊!’
我望著Marianna點點頭, 她繼續說,
然後在夢中, 蕭邦就不見了,
於是夢的場景轉到我在路上獨自走著, 突然跑出一個長髮的東方女孩,
抓住我的手說:’我來自蕭邦, 我是妳的朋友!’
然後這個夢就結束了! 但是, 現在我知道這個女孩就是妳!’
我睜大眼睛望著她那雙明亮的藍色大眼說:
是啊, 我來自蕭邦, 我是妳的朋友!’

對這兩個女孩而言,在蕭邦的逝世紀念日來到巴黎其實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Veronica at Louvre, to see Chopin's portrait    這是在喬志桑的博物館雕像 後面一張海報 是茱麗葉畢諾許演喬志桑與情夫的電影 從這角度看去 專注於音樂的蕭邦似乎並不知其背叛 
 Zimmerman conducts and performs Chopin concerti no.1&2 at Salle Pleyel, Paris

15歲的Marianna為Zimmermman畫的速描肖像
我們一同走過所有蕭邦曾住過的巴黎寓所,
到蕭邦葬禮的Madeline教堂,
也買了羅浮宮的票, 竟只為上樓看Delacroix所繪的蕭邦肖像!
這大概是所有蕭邦肖像中最真實掌握出他的個性特質的畫作:
幽悒的眼神中深埋的是骨子裡拋不掉的亡國之傷(zal)!
離開了羅浮宮, 我們到蕭邦的情人George Sand的住所(現為博物館)
其中有一座他專注彈琴的雕像!
這雕像與公園Parc Monceau的蕭邦紀念像相仿,
而晚上的音樂會就是ZimmermmanSalle Pleyel指揮波蘭愛樂演出蕭邦鋼琴協奏曲一二號!
走了這麼多路, 當我們終於站在這深埋蕭邦靈魂的墓地,
我們沉默許久, 靜靜的望著
我想著眼前的這音樂詩人, 如何深深打動我, 帶我走我的音樂路,
而身旁的Marianna悄悄的拭了淚, 她一定也想到了甚麼!?
為著這深埋巴黎的波蘭靈魂, 我們一同站在這裡,
因為蕭邦的緣故, 我們會繼續彈下去

 
如今, 面對曾經中斷的七年, 再也沒有沮喪與遺憾,
我因此而能更加感謝及珍惜這得來著實不易的音樂夢~

後記: 去年, 想起這一幕, 我做了一首給鋼琴和小室內樂團的樂曲:The Polish Soul in Paris, 在倫敦演出, 其中, 加入了蕭邦的送葬進行曲的唯美中段, 獻給這位我最愛的音樂家, 也給所有追求夢想的人~ (之前的故事: 請連結到大海中的音樂夢, 之後的故事: 我在荷蘭做了一場成真的夢)
 慈瑩在皇家音樂院鋼琴博物館

這個故事,後來在Ted演講分享:

慈瑩 寫於倫敦 200631(蕭邦的生日!)

2024年9月2日 星期一

9月 02, 2024 0

《學音樂,不能只會你的樂器》悠悠的泛舟體驗

剛剛完成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這週悠悠來到花蓮挑戰泛舟。這是華德福八年級課程的重點之一,孩子們要學習在海中,讓自己的小舟與大浪起伏。


我一直很喜歡華德福的教育,因為我看到孩子真實的成長。我們總掛在嘴邊說教育不能只有學科,要德智體群美,要做志工服務社會,但時常總還是流於表面的成績與功利。但我在悠悠加入華德福教育後,看到她各方面真實的成長:沒有趕著考試、沒有塞一堆測驗卷,在多元課程中慢慢找自己,人際交流、獨立自主、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積極面對問題、熱愛生命也願意慢下來思考。是全方位的學習。

2024年6月19日 星期三

6月 19, 2024 0

《關於,童年的自由自在》

給孩子一個自由自在的童年,是否會讓您焦慮呢?




近日,冰島鋼琴家 #歐拉夫森 的 #郭德堡變奏曲,帶來台灣樂壇的一陣旋風。除了他獨特充滿辨識度的音樂,他的專訪也帶來省思:「自由自在的童年」,帶來無盡的想像空間與無限的可能!

歐拉夫森的音色:一股寬廣、冷洌、同時有種能量溫度;他的樂思理性又充滿創見。流露著自己國度地景的色彩、獨到特色的創意想像!歐拉夫森說巴哈的《郭德堡變奏》如同「一株參天的橡樹。是有機的、充滿生機與活力。」「我把一切融入其中,讓這件作品成為我的延伸。」世界巡迴八十八場的郭德堡,台灣樂迷何其有幸聽到第86、87場。那是完全心靈洗滌的85分鐘...


⏺️音樂就是生活

2024年6月4日 星期二

6月 04, 2024 0

《學琴的幾個誤區》Veronica音樂教養專欄 #4

【心靈的禮物】學琴的幾個誤區

學音樂本來就是美好的。如果能避免學習間不美好的操作,以「讓孩子愛上音樂」為依歸,孩子都會享受其中的!

這篇就要來跟大家討論幾種不當的學琴操作:

1.過度逼迫:

要孩子彈奏遠超越自己程度的樂曲,不論是為了比賽、考試,都是不合適的。

這種還沒有建立基本功就要比賽的情況,尤其在初學孩子身上最常看到,因為家長、老師急於有所表現,即使孩子連譜都還不會看、甚至手都還不會施力,就要彈一首非常難的曲子,而且常常是現代曲(因為比較會得獎……)。這種情況下孩子會學得很辛苦,而且不知道為何而彈琴。

2024年5月8日 星期三

5月 08, 2024 0

《如何激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Veronica音樂教養專欄



郵輪巡演回國後,又回歸老師身份,開始忙碌VPA學院音樂會囉!我的Muzik專欄,上一篇分享了關於建立優質的練琴習慣,這一篇要來探討「如何激發孩子的練琴興趣」囉!

1.給孩子看得見的目標,但要符合程度

與老師討論,為孩子設立學琴目標,但前提是「符合自己程度的目標」。所謂「符合自己的程度」,通常會是比自己目前再高一點點的目標,也能讓目標帶著孩子提升;當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能有一個展現的機會,練琴會更有動力!

2024年4月12日 星期五

4月 12, 2024 0

《如何建立優質的練琴習慣?》


Muzikids專欄的第二篇文章來囉!許多家長在詢問的主題,分享給大家喔!(專欄連結在留言區)


前一篇提過,「學興趣絕對不能隨便學,因為隨便學不會彈好,而且也不能建立興趣」。讓人越彈越有興趣的基礎,來自優質的練琴習慣,尤其對於初學者更是至關重要;通常若能在一開始便養成「學琴就是要好好練習」,之後就能持續下去。因為好習慣造就好成果:彈得較好就會有成就感,因而越發喜歡。

以下幾點至關重要的原則,能幫助孩子奠定優質練琴習慣:

2024年3月14日 星期四

3月 14, 2024 0

《最值得的才藝,學音樂!》





最近網路流傳關於童年十大沒有用才藝,直笛第五,提琴第七、鋼琴居然排第四…😂

雖然不知道以什麼標準排的,但想必是因為「沒有為之付出努力,所以沒能建立興趣,也因此與自己的生命無關了」


我總告訴大家,音樂是送給孩子一生最美的禮物,只要能正確建立興趣,它可以是一輩子最珍貴的心靈陪伴!但,具體怎麼做呢?


剛好今年很榮幸受 Muzik邀約撰寫專欄,一系列關於「音樂教養」的文章,這第一篇就是「關於音樂這門興趣」!就在此分享給大家囉!接下來每雙週都會持續發表,讓我們一起來送給孩子,一生最美的禮物吧!


「總說學樂器能給予孩子多重的啟發:專注力、持續力、手腦協調、美感養成、培養好的習慣、提升感受力、滋養心靈、還有上台展現自己的能力……

但我覺得音樂做為一種興趣,最棒的就是,讓孩子有一輩子的心靈慰藉;而且非常個人,無論憂傷或愉快、不用擔心別人的眼光,只要彈奏樂器都能與心相印,成為心靈的抒發陪伴!

音樂做為一種興趣,是如此美好,但要如何培養呢?

其實孩子學樂器,時常是家長的心態決定了學音樂的壽命。

來問課的家長幾乎總說:「老師,我們只是要陶冶孩子,沒有要走音樂,我們學興趣的……」(翻譯:老師請不用太嚴格、我們沒有要當音樂家,就彈開心的)。我都會直接回答:「孩子要不要走音樂本來就不是家長能決定的,也不是老師能決定的。除了音樂上卓越的表現、各方面的支持配合,最重要的是孩子自己要對音樂有巨大的熱忱!」初學鋼琴,我們並不用考慮要不要走音樂,而是要思考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優質的練習習慣,讓他漸漸愛上音樂。如此,音樂才可能變成興趣,長遠下來也才能陶冶!

於是,有些家長說:「只是一個興趣而已,才初學,不要有壓力。不要強迫、想練再練,這樣才能持續這份興趣……」結果孩子就有一頓沒一頓地練,當然表現不好:上完課沒練就忘了、彈起來很卡,非常不悅耳就很挫折;幾個月下來,家長又說:「孩子都不主動練琴,他其實沒興趣……」然後就不了了之了,真可惜啊!

問題出在哪兒呢?

不要以為「孩子有興趣就會去練」,而是「建立好的練琴習慣,就會越來越有興趣!」

因為「學興趣不代表隨便學」,隨便學不會建立興趣,而且也不可能陶冶。而「不隨便學」唯有從建立好的練琴習慣與正確的態度開始!如此下來,孩子也能看到自己的進步,當他們在努力付出後,越彈越好聽,就會越來越喜愛,成為一個正向循環;而這樣的正向循環,讓彈琴與自己的生活連結了。

另一種極端的家長是:「老師,我們學興趣,沒有要走音樂,想說讓他有個調劑自己的才藝,但之後升高年級也沒時間練琴了;不過我們沒有要隨便學,你就幫他趕快這幾年把八級都考完,然後參加XXX比賽,十歲前希望拿到XX獎……因為之後就沒空彈琴了……」

這種家長通常非常積極地跟課陪練、安排練琴時間,一定要達到在眼前的目標。但是,孩子通常被壓著彈琴,變成一種強迫,真的會開心嗎?他有喜歡音樂嗎?

都說要孩子學音樂因為可以一輩子陶冶性情,都說這是興趣沒有要走音樂,結果計劃好學一學就中斷;所以「陶冶」是用來拿獎的,時間到了就不用陶冶了?恐怕孩子還沒到高年級便已經興趣全失、且不一定有拿到任何的獎……

學音樂,先從培養孩子「真心喜愛」開始吧!唯有他真心喜歡,音樂才能成為他一輩子的陶冶,成為他永遠的心靈朋友。

然而如何「真心喜歡」呢?這就與「正確的練習」相輔相成。不練習、或強迫練習、錯誤的練習,都很難建立興趣。

而「優質的練習習慣」又該如何培養呢?就待下一篇再跟大家分享囉!」


此文章網址

🎼 協奏好好玩8月份音樂營已額滿。昨天決定加開七月場次(7/01-05)因為名額很少跑得很快,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趕快官方line私訊喔(@551bqras)


🎼歡迎加入line社群🔍Veronica《音樂藝術學堂》

🎼 Veronica’s IG🔍 pianistveronica

2024年3月11日 星期一

3月 11, 2024 0

《台灣音樂比賽的成績觀察&如何讓比賽成績幫助孩子的音樂成長》


帶著鋼琴寶貝們一起比賽,希望藉著這個舞台,讓他們找到學音樂更深的樂趣

恭喜悠悠的努力,在大台南音樂比賽突破對自己88分的期待

週末帶著悠悠與幾個愛彈琴的學生參加比賽,突然有靈感寫這篇文章。

台灣音樂比賽給的成績,級距其實非常小。也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彈奏與一個令人驚艷的彈奏,差別就在5分之內,83分與88分,是截然不同的音樂表現!


很有意思的是,若非比賽主辦單位規定評審「從XX分開始打分數」,則各種大小不同比賽,給出的成績的級距,都會差不多。當然,音樂是主觀的,近年台灣各大小比賽實在太多,當都是聘請大學音樂系教授來評審,而且五位或七位專業音樂家給成績後去頭去尾,出現的「成績級距」,每個比賽其實是差不多的。


這篇文章,我想就多年國內外評審、帶學生參加大小不同比賽所累積的理解,幫大家歸納並翻譯一下台灣音樂比賽成績級距,代表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這些成績如何幫助孩子的音樂學習,請看到最後喔!

2024年2月28日 星期三

2月 28, 2024 0

《競爭力不是總比贏別人,而是找到並發展自己的天賦熱情》



升上國二,華德福教育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專題」。老師們努力幫助孩子們,找到自己生命想探索的、真心有興趣的!每個孩子都非常不一樣。悠悠班上有人研究泡菜、有人探討「夢」、有人專研「馬術」,還有人探究「航空」。而悠悠則是很早就確定了要研究「台灣的國際知名小提琴家」。這本來就是她熱衷的興趣,聽了無數音樂會後,為了專題報告,她在圖書館借很多書、每週與老師會面討論方向、進度、內容深度… 要從文獻中找出精華,寫成一萬字書面報告後,還要在四月時,以半小時時間,加上小提琴示範的呈現給大家!

我覺得這真是好棒的方式。讓每個學生能儘早思考生命方向,因為每個人生來都不一樣,大家以半年的時間,深度的去探索:閱讀、採訪、調查,並每週與老師討論,確保自己的思考在正確方向上。


先到圖書館借文獻吧




聽好多音樂會的節目單都可以是專題資料喔!
圖書館借的文獻

我看到悠悠每天寫文獻,非常自動自發。連最後要呈現的一萬字報告,也是自己的手寫+手工製作成的書(華德福國中階段不用3C)。她查了好多資料、讀很多書、蒐集音樂會簡報、節目冊… 她做得充滿樂趣,因為那本來就是她有興趣的內容!教育本該如此,激發孩子探索自己的生命、了解自己,並找到天賦、開創屬於自己的路!

專題報告要整理很多文獻
手寫文獻要一萬字
然後製作成一本文獻手工書

上週因美語補習班的「超級課表」而討論熱烈。剛好這陣子陪伴悠悠的學習,又讀到陳必先老師的這段訪談,覺得很有感,也分享給大家:

「Q:您曾是科隆暨佛萊堡音樂學院的客座教授。

作為客座教授,您也一直來到台灣擔任音樂學院教授。台灣的音樂教育與德國的音樂教育不同

嗎?

陳必先教授:根據我的經驗,台灣音樂學院學生的水平高於德國。台灣音樂學院充滿異常勤勞的氣氛。而且競爭對手更多。但是,只看重成績表現卻不一定是積極正面的。好的音樂演奏也包括感性和對個人特質的認識:只有當一個人不特意打算做任何事情時,才會出現奇蹟。我在台灣看到了真正的神童,通常介於12至16歲之間。不幸的是,這些孩子在19歲時經常就已經筋疲力盡完全被掏空。原因可能是,他們從早上六點到晚上12點都被生活中不需要的知識所塞爆。他們被強迫與時間緊迫短缺所撕裂。過度的要求可能阻礙個人人格的發展。」

的確,很多神童般優秀的孩子,在12歲時已經「過勞」的彈性疲乏。成績都很好,但沒機會探索,這些成績與自己的生命到底有什麼關係呢?當音樂、或任何學科,成為一次次的成績追逐,儘管成績單漂亮,又如何能累積熱忱呢?

找到你的天賦、挖掘屬於自己的生命熱忱,你所學的才不會是為了應付考試的填塞,而是發自內心的「想要」。也因此底氣,才能開創出屬於自己的路… 那才是真正的競爭力!

#Veronica音樂教養


🎼歡迎加入line社群🔍Veronica《音樂藝術學堂》

🎼悠悠 IG: http://www.instagram.com/yoyoswonderland

🎼 Veronica’s IG🔍 pianistveronica

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

12月 18, 2023 0

《練琴提問…2 :若初學的小孩彈琴拍子不對,要在旁指導嗎?〉

 《練琴提問…

「若初學的小孩彈琴拍子不對,要在旁指導嗎?」

我總是強調,學琴時,家長「陪伴但不陪練」,讓孩子有「心靈的依靠」,而不是一直「實質的糾錯」。家長給予支持,但不用指導!


但每一段親子關係都有自己的樣貌,方法是活的。回到上面的提問,我不會直接回答該怎麼做。只要抓住以下兩個觀念:

1)千萬不要給予削弱孩子能力的幫助!

記得我在愛丁堡的教授常常說:「如果妳能越來越不需要我,那我就成功了!」

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

12月 11, 2023 0

《教育的目的,應是激發內在的動機與熱情!》



前天分享關於孩子在家不主動練琴的文章,沒想到引起很熱烈的討論。


其中有一則留言讓我覺得很無奈:

「大部分,只有學校功課會認真。

練琴這件事,因為學校沒有考,所以能自律的不多。孩子學樂器會那麼辛苦,這是原因之一,因為懶反正學校不會考 對我來說一點都不重要。

如果今天學校也要考樂器,我想大家每天都會練習。

就是為了考試而讀書的概念。」

前幾天,剛好與一個非常愛手作的孩子聊天,我非常驚訝,她說:「國中如果學校一直學手作、木工,那沒有用!因為之後又不會考!」

我們的教育,從架構開始就潛移默化了孩子,要功利主義:讀書為考試。不考不用學。要考得補習。成績第一!

2023年12月10日 星期日

12月 10, 2023 0

《孩子在家不主動練琴…?》



<練琴情境…>

學生媽:「妳到底有沒有要繼續學琴」

孩:「我要!」

媽「那妳為什麼都不要主動好好練琴!?」

孩:「因為我怕彈錯妳就生氣罵我打我…!」

媽「那妳為什麼都不先試試看,也許妳會彈對啊!」

孩「….」

媽「妳到底要不要彈琴!」

孩「我要啊!」

媽「妳喜歡上課嗎?」

孩「我喜歡!很開心!」

媽:「要學琴就要練琴!不然就不要學…!」


以上是常常聽到的練琴情境。大家覺得問題是什麼呢?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

11月 27, 2023 0

《台灣音樂市賽,觀後感》


悠悠說,比賽最棒的事就是交到好朋友(與第三名Justin、第四名Julia)

恭喜悠悠的努力!

前兩週都在陪伴悠悠參加高雄市賽中渡過。

什麼是市賽

市賽是政府辦的比賽,也是在台灣指標性的音樂比賽。各個項目都有,通常都在秋天舉行。獨奏樂器的鋼琴、弦樂兩年輪流一次。分音樂班A組與非音樂班B組,與國小組、國中組、高中組與大專組。特色是,每一組有三首很有程度的指定曲,在比賽前四個月會公佈,而各城市會在比賽前一個月,再抽出其中一首當作指定曲。

指定曲很有難度,比方說國小組今年高雄抽到「德布西的第二號Arabesque 」,是皇家檢定今年八級的考曲。國中組抽到蕭邦的C#小調馬祖卡,完全考驗彈奏者的音樂性。

高中抽到巴哈的平均律,前奏曲與賦格(五聲部),一定要有非常紮實的聲部訓練、手腦都要敏銳,能實在背譜,更是大考驗!

大專抽到蕭邦的「冬風練習曲」,技巧是鋼琴彈奏的頂尖樂曲,沒有紮實基本功,根本彈不出來,漏洞百出。

這兩週聽了很多學生的彈奏。有些想法,就分成不同角色來分享囉!

2023年9月28日 星期四

9月 28, 2023 0

《 關於彈琴的「陪伴」&「陪練》



 
好開心收到好多回饋,真是感動啊


今天教師節,收到我的學生社群傳來好多祝福與感謝,真是感動啊!

我真愛這群寶貝學生們,看他們越來越喜歡音樂,也越來越進步、在台上綻放,真是最開心的事啊!


家長傳來孩子五歲第一堂課,感謝他們這麼珍惜


小孩天性就是愛玩的!(如果天性不愛玩只愛練琴,可能不太尋常喔😂)!

所以如果是家長請她去練都有練,已經非常卓越囉!請不要幻想,孩子不會自然長出來要練琴的習慣。所以家長要幫忙建立。但建立練琴習慣,不是陪練。(家長的角色是陪伴,不是陪練(千萬不要教)。)


「陪伴與陪練」

孩子需要的是「陪伴」(心裡的),不是「陪練」(實質坐在旁邊盯或教他是否正確)。


陪伴是,讓孩子感到,學琴是一件家人都在乎的事,他不是孤單的,家人都是支持他的。陪練是,孩子覺得「這件事是媽媽會幫忙的,他會跟我說要做什麼,我就照做」,因而無法從練習中,建立獨立學習的能力。而且更糟的是,家長還「教」(同時又說「我不是學音樂的其實我也不懂。」所以幫老師翻譯的部份,不一定翻譯對。


家長真的不用那麼累。只要給孩子「心裡的陪伴」(「孩子,你學琴充滿支持喔」),而不是「實體陪練指導」。家長不用教、不用翻譯,要讓孩子自己學習吸收老師教的東西。

於是很多人問:

「孩子練錯怎麼辦?」

沒關係,下週上課,老師會幫他改。

「這樣會比較浪費時間」

不會!如果只是媽媽一直提醒而彈對,不一定代表真理解。如果因為錯了,老師知道他還不會,教他讓他聽懂了,下次不再錯了,才是學成自己的。

「可是不陪他,他都在琴房不知道做什麼」

如果很久沒有聽到練琴聲,可以適時去關心一下。小小孩常常會摸東摸西,也沒關係,那是他所需的時間。但要一次次讓孩子知道,練琴的時間就該練琴,可以休息一下但是不能太久。但不要讓孩子養成練琴是媽媽的事。


陪伴他,讓孩子覺得我是有人關心的,但同時,學習是不被干擾的。不用陪練但也可以坐在旁邊欣賞,或是適時提醒,如「老師說要先想什麼部份呢?」只要是可以引導他思考學到的東西就是好的,而不是坐在旁邊給正確答案(有時候也不一定正確😂


不用陪練,但家長一定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建立練琴習慣,就是讓他意識:「我要學琴,就要練習」,幫助他把這件事,放入每日行程中。


我會讓孩子在聯絡簿寫下每天的練習時間。當每日每日都確實紀錄練琴時間,假以時日,真會成為一種習慣。若隔幾天都沒彈反而覺得怪,真的有一天,會看到孩子就主動去練琴了。

認真的孩子紀錄練琴時間,格子不夠了還會自己寫在下面,因為已經養成習慣了


孩子天性都是愛玩的(這很好啊!)所以家長不用對「自動自發」要求太高,只要跟孩子說該練琴時都會去做,就代表他是喜歡的,是有興趣的!


而「紀錄練琴時間」真的有幫助,親自紀錄也代表他們在乎。而且有確實紀錄的孩子也真的都表現得很好!


好的練琴習慣,再加上正確的引導,只要時間累積,一定可以有好的表現的(比賽、表演或檢定的優異成績)。當孩子在舞台上遇見更好的自己,會更加引發興趣。喜歡,就會自願付出,而形成正向循環。


好的練琴習慣,再加上正確的引導,只要時間累積,一定可以有好的表現的

皇家檢定考,大家特優的成績(130-143)


其實悠悠是個每天自動自發練琴的孩子,她會自己安排時間,因為有學校作業,還要練習兩樣樂器,得好好分配時間… 對於練琴,但是她小時候也是那種待在琴房,很久沒聽見琴聲,都聽見她在演戲,自言自語… 我沒有太多介入,只是當她演戲太久,會進去問候她「小朋友,妳在演什麼呢?」她就會回神回到練琴裏。不過,越大越是自動自發,非常主動積極,真的就來自真心喜愛! 所以,培養真正內心與音樂的連結,才是重點啊!


音樂就是分享、不是競爭、不是比較!我很開心我的學生們都愛上課,也因著一次次的挑戰(表演、檢定、比賽)而越來越喜歡越來越主動,但願孩子們都學到真心愛音樂,唯有因此音樂才可能成為一輩子的朋友!




(延伸閱讀:

「我愛音樂,但我更愛你」為什麼沒有教悠悠彈鋼琴:https://twinsoulsfantasy.blogspot.com/2022/12/loveyoumorethanmusic.html?m=1


我不是你的練琴褓母,是你的忠實粉絲:https://twinsoulsfantasy.blogspot.com/2022/12/beherfans.html?m=1

2023年5月29日 星期一

5月 29, 2023 0

《成功的關鍵,在於成為獨特的你!》


最近火紅的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幾年前接受《商業周刊》的獨家專訪~「不要浪費才能在「別人已經做得夠好的事」,裡面不斷的強調「獨特」、重申「發覺天賦」的重要性!


記得我曾有一個鋼琴學生,非常熱愛「組裝機器人」也做得很好,小五就跟媽媽要求要走這條路,但國中時媽媽就說「你只能考醫生、沒有別條路!」於是開始沒天沒夜的寫測驗卷日子。他常常跟我說,媽媽很努力,忙完工作回家幫他改到12點,然後他還要訂正到凌晨… 他寫得很痛苦,而且說只要大學能離開家,就要改唸自己要的科系,不想當醫生。

Twin Souls 樂遊歐洲

Twin Souls 樂遊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