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輪巡演回國後,又回歸老師身份,開始忙碌VPA學院音樂會囉!我的Muzik專欄,上一篇分享了關於建立優質的練琴習慣,這一篇要來探討「如何激發孩子的練琴興趣」囉!
1.給孩子看得見的目標,但要符合程度
與老師討論,為孩子設立學琴目標,但前提是「符合自己程度的目標」。所謂「符合自己的程度」,通常會是比自己目前再高一點點的目標,也能讓目標帶著孩子提升;當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能有一個展現的機會,練琴會更有動力!
2.切忌「以比賽、檢定」為目的
比賽與檢定,都是學琴的輔助,不是目的。
學琴不是為了要追求成績,而是追求彈出更好聽的樂曲、與音樂更深刻的連結以及彈琴帶來的感動。
而若要將比賽與檢定當成輔助,就是「不要讓孩子去遷就比賽與檢定的程度」,而是幫孩子找到「符合程度」的樂曲來參加比賽與檢定,藉此來幫助學習。這樣孩子們才能有適切的發揮,從中建立成就感與興趣。
3.不選「遠超越自己程度的曲子」
因為這樣的結果時常是沒有紮實累積技巧,孩子彈得不知所云,也漸漸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而學琴?(為了看得見的比賽成績嗎?)也許孩子會為了比賽硬是在加課中完成過難的曲子,但其實在學習中根本無法自理(是老師加課完成的),彈得很辛苦並充滿挫折,這樣絕對會漸漸失去興趣;而且比完後,程度也不會真的跳級。(千萬不要以為不斷跳級就會進步!你跳過沒學到的,都會在彈奏中展現出來!)
▲時常為孩子們創造不一樣的表演舞台
4.與一群同儕一起表演、一同學習
音樂是分享、不是競爭!健康的音樂學習,若有同伴一起分享、彼此刺激,會增加孩子自動自發的練琴動機。
在我的鋼琴學院裏,時常舉辦學生的音樂會、音樂營,每次結束後,家長們都紛紛來訊說:「這音樂營是不是有魔力?孩子怎麼變成每天自動自發彈琴,還彈到被鄰居抗議!」、「這簡直是魔法營,後座力真強,現在根本不用叫,都會自己去練!」
因為與同儕切磋,不競爭、但彼此分享,真的會一起越來越愛音樂。當學生看到其他同齡孩子的表現與努力,於是想跟進,就會變得非常自動自發。
讓同齡、相似程度的孩子們一起彼此觀摩,共同成長,幾次音樂營中,我真的看到學生們的進步突飛猛進;不只在技巧上,還呈現在整個學習態度上。更重要的是,大家一起更愛音樂了!
▲一起比賽也互相觀摩
▲同儕一起學音樂,更有樂趣
5.陪孩子聽音樂
可以是好玩的親子音樂互動、一起參與音樂會、睡前聽些搖籃曲……然後在過程中,除了看孩子與音樂互動(自然隨聲音律動、唱跳),也能每次聽完都問問他有什麼感受、有什麼想像,讓孩子覺得,音樂就是生活的一部份,也是自己與爸媽連結的方式。
所幸在台灣,藝文活動越來越蓬勃,各地圖書館、社教館、音樂廳,週末常有免費的音樂活動。讓孩子多方接觸音樂後,除了看到舞台上的美好展現能刺激興趣,孩子也會因為音樂能連結親子關係而更加喜歡!
▲帶大家一起聽音樂
6.聽孩子彈琴
聽孩子彈琴,但不是陪練。家長是孩子的粉絲、是陪伴他學琴的啦啦隊,而不是糾錯老師!我這裡有家長會隨心情跟孩子點播她正在彈的樂曲,讓孩子覺得學琴是受到喜愛與注目、充滿支持的。
(偷偷加上 7️⃣ 悠悠的獨門妙招。買個 音樂家抱枕,陪她練琴,為了在音樂家面前有好表現,都特別努力。而且,彈完還會問抱枕意見😂)
因為,音樂本來就是美好的。如果能避免學習間不必要的糾結——通常都來自家長對於成績的執著,若覺得「彈對」比「孩子的感受」還重要,孩子會感到不被愛。只要能讓學琴回歸音樂本身,讓孩子享受自己練鋼琴時與音樂的自由時間,藉由同儕彼此激勵、給自己向前的動力,家長也以「讓孩子愛上音樂、享受彈琴」為依歸、而不是以成績為目的,假以時日,孩子都會樂於其中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