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0日 星期二

「我愛音樂,但我更愛妳」為甚麼沒有教悠悠彈琴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不教悠悠彈鋼琴。

悠悠從小就很喜歡音樂,但我從一開始就沒想教她彈鋼琴。我為她找一位好老師,然後就信任老師也信任孩子的,看著她慢慢的進步。

我很清楚,我沒有要當她老師。我是她的媽咪、好朋友、好姐妹。但我不想當她老師!更不可能當她的「陪練褓母」

這樣,我輕鬆她也輕鬆。因為音樂是她自己要學的。她要為自己負責。

/

事實上,悠悠的鋼琴老師在她小時候,也時常要求我陪她練習。


我還真是「偷懶」的,都要她自己來。她練錯了,下周老師指正她,她要能學起來,自己改錯誤。若還是錯了,就多給她一個星期。當她能真的自己改正,那就真的學起來了。也許拖比較久,但是自己學起來的,才能長久!

/

因為我也這樣告訴我的家長:「你們不需要給自己這麼多壓力!是孩子在學,請相信他的能力,他也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任!」我要學生自己進來、自己讀我寫的筆記、自己知道要練習什麼,練錯了下次我再幫他改。家長只要時間到了告訴孩子去練琴就夠了,不用當他的「練琴褓母」。因為琴是孩子自己要學的(如果是家長要他學的就請三思吧),他要自己能學會。家長可以陪伴、欣賞,不用「幫忙」。因為父母的「幫忙」時常變成一種「依賴」與「干涉」:老是陪練,當課堂彈不好時,孩子就變成「媽寶」的指著媽媽說「都是她教錯」!或是當孩子正在音樂世界享受時,家長又告訴孩子「該怎麼怎麼做」,他與音樂的交流都被打斷了,成了一種干涉。這種干涉也包括在不適當的時間就找個比賽給孩子比,真的非常干涉孩子的學習發展!

但是其實不陪悠悠練琴,我隨時聽到她彈錯,也真的沒有比較輕鬆啊!這種彈錯不只是音錯、拍子錯、指法錯(對!我都聽得出來!)還有微乎其微細微的音色控制,哪個音太壓哪個音又太虛,我通通聽得很清楚。我要學習在琴房外面聽她練琴,欣賞她的進步,隨時鼓勵她的努力。而不要被這堆還沒有修好的問題而情緒高漲.... 真的是一個不容易的修煉啊😅😅

/

其實我大可抓著她的手,每一小節的帶她學習,以正確的手勢施力創造每個好聽的聲音(我最強調的全臂運動,放鬆彈琴...)然後讓她可以很小就彈很難的曲子,到處比賽...

/

但我為何要這樣做呢!?這有什麼意義?!

/

把琴彈正確,這些艱難的技巧、好聽的音色等等,都不是學琴路上最重要的。我們能夠教給孩子最棒的是,她要真心愛音樂,這樣才有可能陶冶。並且能「為自己所愛而付出努力、時常充滿熱忱、積極自愛的態度」。人生很長,這些所謂重要的鋼琴技巧,現在不開竅,但若是能藉著學琴,培養了積極的態度,自己願意學習改進,一定會在屬於她的時間學會。(其實,到了最後,站上國際舞台的,大家技巧都一樣好,能讓人脫穎而出的,是表演者內在對音樂獨到的想法與想像。而這些只能來自真心愛音樂!請讀這篇:)

/

曾經有一位家長私訊給我,讓我吃驚不已!她說:「我女兒學琴從幼稚園中班開始學琴,從啟蒙老師就一直要求媽媽陪上課陪練,記得小一時有一週沒陪練,那星期上課想當然爾上課時狀況不好,老師語重心長說還是要媽媽陪練,我心虛說『因為怕媽媽再繼續陪練會打死小孩』,然後老師說『那就打死吧』😭 所以一直以來媽媽壓力都比小孩大...」

/

這就是在亞洲社會,以「彈奏結果」為導向的學習。雖然口口聲聲都說,「我們沒有要走音樂,只是要培養一個興趣,只是要陶冶」,但卻又不自覺落入集體焦慮,變成一種功利主義的學習。

然而,我們學琴,到底學什麼!?「更豐富的心靈」,才是學音樂最有價值的部分!讓孩子學琴,應該是讓一個家更溫暖、更多內心交流的原因。還有學習到自己付出努力後,一次次看到更好的自己。絕對不能讓「練琴」、「陪練」... 成為一場惡夢!當爸媽把彈奏結果放在孩子感受之前,他當然感覺不好啊!結果沒有人開心,根本也沒有陶冶,也越發不喜歡音樂、還破壞親子關係!



但在此我想釐清,我不是說,小孩學琴就不管他,讓他自己學。我的意思是,請讓這件事「自由」。家長不要控制小孩的學習,小孩也要付出該有的努力。並且建立音樂的「交流」!這樣一定會很健康的進步著。所以我的建議是:


  1. 不用當練琴褓母,但確實要讓孩子養成每天練琴的習慣。時間到了就是要去練琴。對自己要做的事負責的習慣。(非常重要)這個練琴習慣,的確需要家長幫忙,一起堅持建立起來。請看這篇
  2. 孩子上課可以陪(也可以不用陪)但不要干涉。請相信老師也相信你的孩子。
  3. 孩子下課與她聊聊,今天學到什麼,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嗎!?自己該怎麼做!?跟他交流,聽他的想法。(並隨時提醒他,自己負責任的學習態度。)
  4. 陪孩子一起聽音樂!帶他去音樂會,或以各種方式聽音樂,跟他聊音樂!
  5. 正確練琴。以有效率的方式練習,不要無腦機械式的只有手指運動。(請看這篇
  6. 比賽、檢定都是「正確的學習與練琴」後的自然結果。千萬不要把這些當作目標來追逐。(請看這篇)

/

其中,我覺得第四點真的非常重要,也是長期能真正陶冶到孩子,與培養正向的親子關係的。不陪練但要時常「欣賞」她彈琴,讓她有機會將努力的成果分享,讓音樂是家中甜蜜的親子交流。


/

我很開心看到悠悠也這麼愛音樂,我更是珍惜一起去聽音樂會、隨時一起哼音樂、聊音樂。音樂就是我們生活的呼吸。雖然我知道她離音樂該有的樣貌還有許多空間,還有很多不足,但我很欣喜看到她總正面積極,充滿熱忱的喜愛音樂,因為這才是走得遠的原因。

她有沒有彈得很好真的不是最重要的。

因為,「我愛音樂,但我更愛妳!」


一起看好多表演唷



一起表演好歡樂!

Veronica作曲「單純之喜」與九歲的悠悠一起表演


因為這篇文章帶來不少討論,不希望原意被曲解了,又寫了這篇:🎵《我不是你的練琴褓母,我是你的忠實聽眾!》https://twinsoulsfantasy.blogspot.com/2022/12/beherfans.html?m=1


建立正確有效率的練琴:請看這篇

比賽成為藝術的刑場:請看這篇

比美還高的層次是真:請讀這篇

培養正確的練習習慣:請看這篇

讓她成為她自己:請看 這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