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緣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緣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2月3日 星期五

2月 03, 2023 0

<一首曲子到底要學多久>從悠悠的皇家檢定考莫札特說起



前幾天收到悠悠的鋼琴八級考試成績,特優140/150,真是看得我噗嗤笑了出來,不是笑說她考得很好,而是覺得現在皇家的遠距考試分數真的都給太高啦!(這是另一個話題,之後再發文來探討… 不過也有其他老師發現這個問題嗎?覺得皇家檢定考都要失去權威啦⋯⋯)

ABRSM皇家檢定考八級成績單

其中最高分的是莫札特 29/30,幾乎要滿分啦!我知道這個分數太鼓勵了,因為實在還有很多需要修與進步的,不過其實也為悠悠開心,因為這首莫札特她真的修了又修,參加過表演、比賽,前後16個月,還是覺得實在有許多不足,不過也在一次次的上台都有新的想法與進步。
一首曲子學16個月,對一個國小學生真的是很久的時間。不過,我從來不想催她的進度,因為最好的速度就是適合自己吸收的速度!

雖然這首曲子她前幾個月已經能背譜演奏。但那只是開始,離該有的樣子還很遠呢!古典樂就是難在細節,可以花上非常多的時間只為了修一個小小的東西,但當小小的部份改善又能讓整體彈奏大大提升… 藝術都在細節中。沒有細節,沒有藝術。

在這個一切講求速率、比快比天才的年代,悠悠一首曲子學16個月,真的很慢,但我反而覺得很開心!因為願意慢慢的磨,是一個非常重要且很不容易的層面,當孩子願意慢、願意在意細節還能同時保持熱忱的繼續努力,那代表她真心喜歡、在意,因此有機會能更深刻的鑽研藝術的浩瀚。

分享這首莫札特奏鳴曲的幾個階段

• 學習一個月的練習紀錄(練琴都有玩偶的陪伴)


• 學了半年的第一次演出:只是能全首彈起來了,還有非常多問題



• 比賽前的練習:Rubato彈性速度太多,不太像古典樂派


• 學習一年參加的比賽


• 16個月的檢定考:


雖然我聽到這首拿29/30分的莫札特,覺得還有非常大進步的空間,但是從這16個月來,每一次都有很大的進步。藝術還真是探索不完,不只是對琴童,我覺得自己也還在進步的路上努力著。而最珍貴的藝術陶冶不是會彈什麼曲子,而是在一次次琢磨中,更用心領會了作曲家的心,也在慢慢的學習下,學習了專注、細心、修正細節、反覆練習的耐力。每個階段都有不一樣的

所以,一首曲子到底要學多久呢?

請不要急,尊重孩子她所需要的時間,藝術就是在慢慢浸潤中吸收的。音樂真的不會速成,很快完成的常常只有個形體少了靈魂。與其在意多久學完,我們更要在意的是培養孩子對音樂真正喜愛的心,因為比起能很快完成,也許更難的,是她願意花很多時間慢慢琢磨、真心在意、細細體會,讓心與音樂的連結!

真心為悠悠開心!不是因為她的成績,而是在這麼長的時間中,我只有一次次看到她對音樂越來越喜愛… 這份心能讓音樂走得長遠…


這次八級的考試曲目

ABRSM 遠距考試,用錄影上傳的方式,演奏四首樂曲當作一場演出

PS. 這篇分享的是悠悠的皇家檢定八級考取莫札特奏鳴曲。這些演奏會曲目的確會花很長時間,但同時也有其他許多曲目進行中。若是初學的孩子,一首曲子只有幾小節,當然不可能花幾個月甚至幾年。不同程度的樂曲,學習時長會非常不同。
所以,一首曲子要學多久呢?請不要急,但也不是拖時間。當知道孩子有確實、正確的吸收與規律的練習,就不要push他的完成,讓他以他舒服的速度,真正建立與音樂的關係。

2020年7月5日 星期日

7月 05, 2020 0

2016第一趟壯遊:從威尼斯踏上亞德里亞海的南斯拉夫(Fred Olsen Braemar)

Slovenia的Bled湖的清靈水色

那是一個九月的秋天,剛放完暑假,悠悠成了小一生。
才升上國小不到三週,我們就請了近一個月的長假,因為這個<亞德里亞海>的郵輪巡演行程實在太誘人:從威尼斯上船,一天一城市的遊Slovenia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Croatia的四個城市、黑山共和國、再到Malta馬爾他、Sisily西西里島、西班牙古城Cadiz,再回到英國Dover港。

這是我前一年特別挑選的行程,它是Fred Olsen2016年的所有旅程中,最吸引我的一趟!但九月的巡航,要不就是如同以往讓悠爸在家陪她,我獨自前往,要不就讓悠悠翹課一個月,讓她生命中的第一趟壯遊,從南歐展開!
這回我帶上了她,旅程的點滴成為難以取代的生命養料、心靈的歡愉,正因這第一趟的壯遊實在太開心太令人珍惜,於是,此後的每次歐遊巡演,我都帶了她!
7月 05, 2020 0

六鐘頭一城市!?歐洲的浮光掠影

2019 西班牙 Aviles
2016 黑山共和國

2018冰島峽灣
2018 冰島峽灣 

2017愛沙尼亞
                                      

2020 西班牙加那利群島

為什麼六小時一城市?!為何如此蜻蜓點水的在旅行?
其實這是一種不能更改的既定旅行型態。
自從學生時代,因為英國皇家音樂院與郵輪公司Fred Olsen的合作,我開始歐洲郵輪巡演的工作:彈琴遊世界!
這些年來,隨著郵輪走踏世界五十餘國,有幸與各國人們分享音樂之餘,也在大世界遊走,完全打開我的眼界,「有一種彈琴叫旅行」,我再也想不出世上有更棒的職業了!
不過,這種旅行總是「今天到達一個新國度,明天再去另一個城市」,每個地方大約就只有六小時的時間探索!
通常一早八點停泊港邊,待郵輪經過安檢,大約九點時旅客可以外出。若船隻不是在市中心靠岸,就得搭上接駁車,大約十點才能開始真正的城市探索。而時常五點就得駛離港口前往下一個城市,為要趕上4:30的閘門關閉,最晚要四點鐘坐上接駁車回港。這樣一整天的城市旅行,充其量不過就是十點到四點的這六鐘頭時間啊!
六小時,一個全新的城市!?怎麼足夠!?
我時常一下船就興奮的往市中心狂奔,然後努力的玩,希望飽覽一切城市之寶,走完所有計劃要看的地方,卻總在最後衝回船上時,站在甲板望著漸行漸遠的城市,帶著一股「我還沒有看夠」的遺憾... 

六鐘頭一城市,這是郵輪旅行的既定模式,也是一種宿命!